搜索

热门搜索
比特币会被量子计算机杀死吗?先说结论:1.如今的量子计算不会对比特币网络造成任何影响;2.未来的量子计算会让比特币网络更加强壮。......比特币网络简化以后最核心的构架就是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基于哈希算法的挖矿,另一部分是基于椭圆曲线密码学的签名。其中,签名关联的是“公钥”和“私钥”。比特币在比特币地址当中,谁有对应的私钥就可以控制地址里的比特币,技术是“椭圆曲线电子签名”(ECDSA)算法。量子计算机攻破ECDSA算法盗取比特币?确实有可能,但完全不需要恐慌。目前要攻破ECDSA算法,需要几千个逻辑量子比特,而创建一个逻辑量子比特,需要1000~10000个物理量子比特。这就意味着量子计算机要在合理时间达到攻破比特币密码学的程度,需要数百万个物理量子比特。SHA-256也是如此。现在Willow是105个物理量子比特。在Willow前身,19年的Sycamore是53个物理量子比特,2016年的Foxtail是22个量子比特。以这样的增长,要让量子计算够格,需要30多年。其次,现在构成比特币地址的不仅仅是ECDSA,还加上了哈希算法SHA-256。即便是量子计算机某天能有数百万个物理量子比特,去攻破哈希算法也只能用穷举法(一个个的去暴力试错),但这个时间也非常漫长。用个不恰当的比喻,滴水穿石大家知道吧,区别只是难度从2^256降低到了2^128。因此,以目前量子计算机的状态,是完全不应担心比特币被其攻破,所有造谣传谣的人都居心叵测,要不然就是制造恐慌去完成一次短时间的市场动荡,要不然就是去推荐一些垃圾币诈骗。......那未来量子计算机未来足够强大了会怎样?答案是不怎样。量子计算机对于挖矿而言,是充当了一种更新型的矿机。就像CPU挖矿进化到ASIC矿机一样。提升的是比特币算力,使得比特币更加安全,更有价值。需要担心的是签名问题。当量子计算机足够强大时,暴露出公钥的地址可能会被攻破。不过中本聪在创造比特币之初便有所考虑:只需要做一次软分叉升级,就可以引入新的抗量子计算签名,比如Lampot签名。另外,中本聪说SHA-256足够坚固,可以屹立几十年不变,除非出现了某种大规模突破性攻击技术。如果被攻破,中本聪还说,“当这一刻到来时,我们可以达成某种共识,锁定出问题之前的诚实区块链,并从那个位置采用新的哈希函数。”更何况,有那闲工夫,不如去弄传统金融系统,国防系统?#比特币#币圈
joycn 💙🤖
中国人形机器人大会看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展,几点感受:1、人形机器人和机器狗是本届大会最大的亮点机器人和机器狗明显增加,各种炫酷的造型和动作,虽然还有点笨拙,但方向明确且丰富:唱歌给你伴舞、客厅帮你收拾玩具、厨房帮你削黄瓜皮、外出可以帮你搬东西(30公斤)、闲暇给你表演……机器人标价有2万美元、39.9万人民币不等。机器狗基本是固定程序操控,属于游戏级。2、google人脸控制游戏让人印象深刻站在屏幕前,简单人脸识别,迅速可以通过表情控制游戏,抿嘴即可实现射击,左右撇嘴即可实现人的左右移动。P53、自动驾驶越来越成熟不管是汽车特斯拉,还是小货车,或者大货车,都可以实现无人驾驶,还看到中信海直的无人直升机。P13-164、互联网大厂势头减弱阿里、蚂蚁展位完全分开且拉开距离;腾讯也不算很突出;百度好像没看见;哔哩哔哩因为色系倒显很醒目。相比之下,特斯拉、微软、谷歌、华为、开普勒、戴尔、亚马逊更耀眼!5、前几年必到的工业互联网消失前几届工业互联网项目也是参会重要板块,今年好像集体消失了,或许说明在中国做工业互联网之难,或许一波浪潮后的退潮。
aomo 💙🤖
无人驾驶汽车:驶向智慧交通的道路无人驾驶汽车是指能够在没有人类驾驶员的情况下自动驾驶的汽车。它是将人工智能和先进的传感技术应用于交通领域的重要创新。以下是无人驾驶汽车驶向智慧交通的一些关键方面:1.安全性:无人驾驶汽车具有更高的安全性。人类驾驶员的错误和疲劳是许多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无人驾驶汽车依靠传感器和算法,能够实时监测和分析周围环境,减少事故的发生。此外,无人驾驶汽车之间的通信和协作能力,可以避免交通拥堵和追尾等问题。2.交通效率:无人驾驶汽车有望提高交通效率。无人驾驶汽车能够通过实时的交通信息和路况数据,选择最佳的路径和速度,减少交通堵塞和通行时间。此外,无人驾驶汽车之间的协同驾驶,可以实现更高的车流量和更紧凑的车队行驶,进一步提高道路利用率。3.节能环保:无人驾驶汽车有助于节能环保。通过智能路径规划和动态速度控制,无人驾驶汽车可以实现更加平稳和高效的驾驶,减少急刹车和加速,降低燃料消耗和尾气排放。此外,无人驾驶汽车还可以采用电动车技术和可再生能源,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降低碳排放。4.交通流管理:无人驾驶汽车可以改善交通流管理。通过与交通系统的连接,无人驾驶汽车可以实时接收和传输交通信息,帮助交通管理部门更好地监控和控制交通流。无人驾驶汽车还可以根据交通需求和路况,调整行驶策略和路线规划,提高整体交通效率和安全性。5.交通包容性:无人驾驶汽车有望改善交通的包容性。对于老年人、身体有限的人和残障人士等,无人驾驶汽车提供了更加便捷和安全的交通选择。此外,无人驾驶汽车还可以改善交通服务的平等性,减少交通不平等和社会不公平问题。总之,无人驾驶汽车是驶向智慧交通的重要发展方向。它将提高交通安全性、效率和环保性,改善交通流管理和交通包容性。然而,实现无人驾驶汽车的普及还面临技术、法律、道德和社会接受度等挑战,需要各方共同努力。
ianak 🤖
❗️一分钟🕐看明白端到端✍️端到端,是今年自动驾驶领域🔥的话题一分钟让我们图解端到端✨说端到端之前,让我们先看一下,传统的规控方案是怎么样的🤔⌛️2024年之前,自动驾驶架构主要是:规控方案。方案由3️⃣个部分构成:感知预测模块、规划决策模块、控制执行模块👉首先,传感器获取道路信息,感知预测模块负责将信息处理、转化为关键的描述指标。👉其次,规划决策模块,基于对道路信息模型的理解,进行行车路径规划,并且决策出zui优解。👉最后,控制执行模块,对决策进行执行,生成行车控制的指令🧎方案遇到的主要挑战1️⃣人力成本高,需要大量的工程师🧑‍💻👩‍💻进行复杂规则的编写,系统根据规则进行执行2️⃣由于实际行车场景的复杂度太高,编写规则无法覆盖全部场景3️⃣信息损耗大,多个模块的链接加剧了信息在传输过程中的损耗,最终影响决策的准确性🤖因此,端到端的方案闪亮登场🌟✅端到端指的是,一端通过传感器输入道路信息,进入神经网络大模型中,另一端,直接输出控制车辆行驶的执行结果🔐方案本质上,是通过自适应学习的方式,将大量的人类驾驶数据用以训练模型,让模型学习-模仿人类驾驶的能力,进而以完成对车辆的控制⭕️端到端的优势,泛化能力好,模型对于人类行为的模拟,可以很好地覆盖各类道路情况❓端到端的劣势,由于模型决策行为的黑盒特性,部分行为存在不可解释性,会给优化带来一定的挑战✍️值得一提的是,规控方案和端到端不是完全互斥的关系,而是存在一定程度辅助关系。
蒼白 🤖